員工照顧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本公司導入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系統並取得驗證,以系統化管理進行風險管控。為符合新版(ISO 45001:2018/CNS 45001:2018)管理系統標準,修訂既有安全衛生管理規定,於108年12月完成ISO 45001:2018年版之轉版相關作業,109年5月接受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ISO 45001外部稽核驗證作業,獲通過認可登錄,於109年7月完成轉換驗證。另於112年5月底接受外部重新評鑑,順利通過驗證取得證書,其有效期限到115年7月2日。

此外,唐榮公司將遵循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以系統化管理進行風險管控,進行職業安全衛生之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並採相對應之管理、監督及改善措施,建立安全作業標準,以減低相關風險之產生,防止發生職業災害,並訂定作業環境監測計畫,定期委託勞動部認可之作業環境監測機構實施監測,監測結果皆合格。若相關人員需從事特殊作業,應向主辦單位申請許可,取得許可後方可作業。另本公司定期辦理緊急應變演練,使同仁熟捻各項應變措施,盡速消弭災害,降低及減輕危害造成之衝擊損失。

唐榮公司遵循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之規定,對員工定期實施安全與健康教育訓練。本公司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所涵蓋的範圍,包含公司全廠區、各部門及全體同仁,員工占比100%。

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為達到防止職業災害,保障勞工安全與健康目的,營造職場健康工作環境,唐榮公司設置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藉由會議傳達公司勞工安全之政策、目標、管理措施,以及勞資雙方代表意見之交流。

為強化職場安全衛生管理,塑造全員參與的主動式安全文化,達到降低風險之目標,本公司建立安全衛生績效指標,藉由定期監督及量測本公司各項作業與場所之潛在之危害風險,在PDCA系統運作下找出機會改善,降低危害風險,以消弭職業災害。

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目的 政策 組織 工作事項
  • 推行勞工工作安全與衛生。
  • 防止意外事故。
  • 改善工作環境與維護員工健康。
  • 恪遵法規:遵守政府安全衛生法規,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 避免職災:落實安全衛生規定,確保工作者之安全與健康。
  • 持續改善:致力設施與環境改善,持續提昇安全衛生績效。
  • 溝通參與:強化溝通參與及訓練,提昇作業人員安全衛生認知。
  • 由勞資雙方共同組成,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
  • 委員總計24人(含主任委員)。
  • 資方成員計有:主席(總經理)、執行秘書(安全衛生處處長)及委員(助理副總經理、一、二級主管、安衛處人員及相關業務承辦人員與廠護),共16人組成。
  • 勞方委員則由企業工會選舉推派共8人,占1/3,符合法令規定。
  • 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每三個月開會一次,與管理階層共同研議、協調、規劃及決策職業安全衛生相關議題,落實員工參與、諮詢與溝通。
  • 審議通過112年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並督導執行情形。
  • 審議通過112年目標管理方案及執行情形。
  • 審議通過112年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實施計畫。
  • 審議通過112年作業環境監測計畫並審議、監測結果及採行措施。
  • 審議通過112年員工健康檢查項目,並審議健康管理、職業病預防及健康促進事項。
  • 審議各項安全衛生提案。
  • 審議各單位自動檢查執行情形及安全衛生稽核事項改善情形。
  • 審議各單位對機械、設備或原料、材料危害之預防措施。
  • 審議職業災害調查報告。
  • 考核現場四大單位安全衛生管理績效。
  • 審議承攬業務安全衛生管理事項。
  • 其他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事項。
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組織圖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措施

針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之缺失責由安全衛生處彙整及追蹤矯正改善情形,以維持管理系統之正常功能。已訂定「事故通報處理與調查管理辦法」、「不符合事項矯正管理辦法」,當事故或不符合事項發生時,藉由完整的調查程序以使事故調查更有效率,並確認事實和情況、鑑定原因和決定改善措施,藉以降低事故再發生之機率。

意外事件發現者或發生單位主管應依照『唐榮公司各類災害及緊急事件通報程序』進行通報。事故單位應於24小時之內填寫『唐榮公司意外事故通報表』,「交通事故」「虛驚事件」「輕傷害」陳權責助理副總/副總經理核定後,送交安全衛生處即可;其餘事件皆需陳報總經理。

112年本公司員工含承攬商未發生重大職災事件,亦無職業病案例發生,但有2件失能傷害事件,分別為夾傷及行走跌倒,兩件皆未住院僅於家中療養,交通事故計4件、虛驚事件計2件、輕傷害計2件,於提報後進行潛在危害檢討改善,以防止傷害事故發生。

2023年本公司失能傷害率FR:1.75、失能傷害嚴重率SR:10。

失能傷害頻率(F.R) 失能傷害嚴重率(S.R.)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運作

安全衛生改善措施

為妥善進行風險控管,持續改善工作場所、製造設備及作業方法,以有效預防工作傷害及促進健康,112年度共訂定6項安全衛生目標管理方案,並於每季召開之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議均予列入追蹤改善情形。

312-040-05-001柴油儲存區加油作業(嚴重度由S3至S2,可能性由P2至P1,風險等級為2)。

  1. 吊運油桶使用輔助。
  2. 吊(夾)具,提升搬運安全。

風險評估W34-090-003室內作業,針對破損地板進行修繕,降低人員跌倒事件發生。(可能性由P2降至P1,風險等級由3降至2)。

預熱站休息室地板磨損不平進行修繕,防止人員跌倒事件發生。

增設機動式泡沫滅火車,避免火勢擴大。

為達成滅火功能,採購機動式泡沫滅火車6 台及泡沫原液600 公升。

出口端作業/鋼片缺失檢視W41/010/12/017 的可能性 由P2 降為P1。

APL出口端看片平台防滑處理。

液氨儲槽底部之氨水,利用管路之修改將其排入中和池,將風險評估等級維持於3。

修改液氨儲槽進、出料管路支配置,達到將儲槽底部之水及不純物質排至中和池。

改善煉鋼廠房屋頂浪板。

更換煉鋼廠房屋頂浪板。

為持續及主動積極辨識本公司各項例行性與非例行性活動與情形所造成之危害,已訂定「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管理辦法」、藉以評鑑危害之風險,規劃、決定相關風險控制措施,適切的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各單位原則上每三年全面重新檢視一次,每年應於11月底前完成定期檢討評估,若有修正之必要時再完成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資料之修正,並篩選鑑別出不可接受風險,做為下年度目標管理方案及決定控制措施之依據,以持續改善安全衛生管理系統。112年完成定期檢討評估共計3,151件,重新修訂檢討評估共計1,409件。

對於各廠區內員工、工作者、承攬商及來賓訪客等所從事有關之各項作業活動,機械設備之操作及使用之化學品等,均依《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管理辦法》每年定期進行風險鑑別,依照各種作業活動、操作機械設備或使用化學品時可能造成事故之嚴重度及發生之頻率,定義出量化之風險評分,當風險評分界於2~3分時則屬「低中度風險」,須確保現有防護設施之有效性,考量改善安全衛生績效的機會,屬可接受風險或改善機會,須落實或強化現有防護設施之維修保養、監督查核及教育訓練等機制。若當風險評分界於4~5分時則屬「高度重大風險」,為不可接受風險,對於重大及高度風險者須發展降低風險之控制設施,將其風險降至中度以下,則須立即採取風險降低設施,在風險降低前不應開始或繼續作業,並立即檢討現有保護措施之完整性或進行改善方案或加強應變能力。依據112年各部門危害鑑別風險評分於4~5分時屬高風險,以上者無,評分屬於2~3分屬低中度風險,以上者計2,853件。

作業時若發現問題,可立即向承辦工程師或安全衛生處反映,或透過各單位每日或每週部門會議提出向公司反映;另藉由承辦工程師每日作業場所巡查稽核,可當面與承攬商人員直接溝通。為鼓勵舉報人勇於揭發不法案件,本公司對檢舉人應為下列之保護:舉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不得洩漏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訊。內部舉報:不得因所舉報案件而對舉報人予以解僱、解任、降調、減薪、損害其法令、契約或習慣上所應享有之權益,或其他不利處分。

  • 若公司發生失能傷害事故,由事故單位進行自行調查後,由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代表依其嚴重度決定是否須召開事故專案調查。
  • 訂定為必須召開專案事故調查會議之事故,其採取之矯正措施,由安全衛生處進行追蹤確認,並不定期稽查其成效。
  • 重大非傷害事故及傷害事故責任單位承諾改善事項,但安全衛生處事後會持續追查其實施之持續性及有效性並定期陳報。
工安查核

唐榮公司對所屬員工及承攬商之安全衛生環境非常重視,因此積極推動工安查核,如安全衛生處亦訂定「不符合事項矯正管理辦法」,查核過程若發現缺失不符合事項,提出改善對策及改善方法, 並進行矯正效果確認,完成改善後須進行執行情形檢討,以防範事故之發生。

112年工安查核實施結果
承攬商安全監控

唐榮公司相當重視承攬商的安全管理,因此以輔導、查核、宣傳並重的策略,強化承攬商的勞工安全意識。對於承攬商的選擇上則以公司採購規定為依據,除了訂定相關規定外,也要求承攬商投保新台幣 500萬元(含)以上具名之團體意外保險或雇主補償契約責任保險。承攬商參與投標時,需檢附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有效合格證及該合格證持有人受僱於投標廠商之勞保投保文件或公司負責人證明文件送審,故對於承攬商之輔導/查核/宣傳等,皆附隨於個別採購案件;涉及現場作業者,除強制得標商參與職業安全衛生協議組織會議外,唐榮公司亦提供起重機/堆高機操作人員/吊掛作業人員/施工架作業/缺氧作業/粉塵作業/特定化學作業/急救人員等在職教育訓練,協助得標商獲得更完整之勞工安全衛生教育。

對於工程承攬廠商也列入重視關注監控,在採購發包及承攬廠商合約中皆須列入「承攬商管理規則」加強管理,且於採購及驗收規範中已納入安全衛生管理規定,安全衛生處除向承攬商宣導承攬責任,必要時提供協助、訓練、改善教導,以維護廠內安全衛生政策之有效實施。例如危險性機械作業、局限空間、感電作業、動火作業、高架作業業、有機溶劑作業⋯等相關的危害注意事項,確保人員施工安全。

職業安全衛生活動

教育訓練與宣導

唐榮公司各單位每年會實施在職教育訓練,以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及工作環境安全。另如有需要上外部課程如(天車、推高機、消防等課程)等會另行派員參訓以增加員工工作技能。此外,本公司將安排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與宣導,期望相關人員共同提高安全衛生之意識,共創安心、安全的工作環境。

112年度共辦理12項大型教育訓練,訓練人數717人次。

職業安全衛生訓練的項目統計

堆高機操作人員在職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急救人員在職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吊掛作業人員在職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急救人員初訓實作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緊急應變演練

為掌控事故狀況,唐榮公司訂定「緊急事件應變管理辦法」,對於意外事件或緊急狀況發生時,採取適當的應變措施,定期演練以熟悉應變步驟,並納入環保汙染面向,將可能涉及之環境考量面納入演練內容,以不同情境呈現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氣度與決心,期能在事故發生時降低及減輕傷害程度與減少人員、設備之損失及對環境污染之衝擊。112年度各廠處緊急應變演練共9場次,相關訓練內容如下圖示意。

112年10月4日設備機械修護課軋鋼機修班乙炔儲存室火災緊急應變演練

當班人員發現乙炔儲區失火

回報指揮官火災事故發生,啟動緊急應變小組前往搶救

通知大門警衛廣播事故發生,並通知水處理單位,確保消防水源壓力充足

滅火搶救組滅火

112年12月5日光面處理工場液氨洩漏(含空氣汙染突發事故)緊急應變演練

BAL液氨槽洩漏警報響,爐區人員前往查看

爐區人員發現後立即通報副班長及公設處人員

指揮班班長任務重點分派各任務班

滅火搶救班於上風處灑水避免氨氣擴散

112年12月5日光面處理工場液氨洩漏(含空氣汙染突發事故)緊急應變演練

公設處搶修人員進行氨槽之搶修止漏

安全防護班人員檢測水溝水pH值並確認降低

承攬商遭液氨灼傷,救護班以食用醋中和傷處

指揮班通知守衛叫救護車後引導救護車至現場

健康管理與關懷

健康管理
醫務室設置
  • 本公司聘有特約職業醫學專科醫師,每月到廠服務1次約3小時。
  • 醫務室有護理師1名,提供勞工健康服務。
  • 醫師諮詢服務人次:50人次,醫師臨廠服務次數:12次,廠護諮詢服務人次:1,125人次,職災復工服務人次:5次。
健康管理與追蹤
  • 提供個人健康指導或異常值追蹤。
  • 每年舉辦1場次健康檢查報告醫師諮詢說明會。
健檢報告統計分析
  • 製作統計分析報告,作為職業病研究及健康促方向之依據。
健康風險評估
  • 執行「唐榮公司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計畫」。
  • 執行「唐榮公司女性勞工健康保護實施計畫」。
  • 對於健檢健康風險較高之員工,請本公司委聘之職業病醫師進行面談及健康指導。
癌症篩檢
  • 四癌篩檢:每年辦理口腔癌、大腸直腸癌、女性子宮頸癌及乳癌等癌症篩檢。
  • 癌症指標篩檢:每年一般健康檢查項目內含CEA癌胚胎抗原、AFP胎兒蛋白、PSA攝護腺癌(男)、CA-125癌症指標檢查(女)等項目。
傳染病防治
  • 提供疾病資訊宣導、疫情調查、環境消毒、患病員工及接觸者之健康管理與檢查。
  • 登革熱防治宣導、巡視清除廠區內積水容器、定期環境噴藥消毒。
作業現場訪視
  • 每年定期與職業安全衛生人員訪視現場並健康宣導。
環境監測
  • 定期依安全衛生法規規定實施作業環境監測,包括粉塵作業、高溫作業、特定化學物質、噪音作業、室內二氧化碳等區域現場作業測定。
緊急救護
  • 急救人員訓練:急救人員共102人,分別設置於各工作部門並定期接受回訓。
  • 緊急救護器材:
    【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設置於大門守衛站,提供24小時即時救援服務。
    【殘肢處理包】
    分別設置於大門守衛站、側門守衛站、醫務室。
    【急救箱】
    各單位自行依照需求與數量分別安置於作業現場各處所,並定期更新與補充。

健康促進宣導(代謝症候群)

健康促進宣導(代謝症候群)

健康促進宣導(職場激勵與紓壓)

健康促進宣導(職場激勵與紓壓)

健康檢查

為守護員工的健康,唐榮公司優於法規規定每年均實施定期健康檢查及特殊健康檢查,針對健檢的異常項目,納入個案管理追蹤,並提供相關的健康諮詢服務,為員工的身心健康把關。

本公司工作現場有鎳作業、粉塵作業、游離輻射作業等共3項特殊危害作業,112年特殊健康檢查人數共計203人,列為二級管理者共有87人。另每年健檢後使用佛萊明漢(Framingham risk score)風險評估工具篩選出心血管高風險者共20人,本公司除醫護人員健康管理外,職業安全衛生人員與現場甲種安全衛生業主管亦定期實施作業環境監測並加強巡視現場,以保障高風險工作者之身心健康。為確保作業場所環境安全無虞,定期進行作業場所環境測定,監測項目包含高溫、噪音、粉塵、特定化學物質、室內中央空調二氧化碳場所等,112年度監測結果皆合格。對於有發生職業病之虞之高風險作業進行源頭管理,採行之措施有化學品分級管理、規劃採樣策略進行作業環境監測、進行人因危害調查等,並由廠護與特約職業醫學專科醫師臨場進行作業環境評估。

員工健康檢查一覽表
風險程度 低風險 中風險 高風險
人數 449 134 20
受檢人數 603 603 603
百分比 74.46% 22.22% 3.32%
健康管理方式 持續觀察與追蹤 衛教宣導或電訪 醫師面談與指導
112年十年心血管預測風險分布
112年特殊作業健康檢查二級分佈

視力及辨色力檢查

抽血檢查

眼底攝影檢查

腹部超音波檢測

血壓檢測

心電圖檢測

X光攝影檢查

口腔癌檢查

骨質密度檢測

肺功能吹氣

醫師問診

測量身高體重

健康促進

依據歷年來健康檢查統計報告顯示:本公司由於平均年齡偏高,體重過重及三高的百分比逐年上升,所以近年來健康促進的議題大多以減重或三高的防治為活動推廣方向。

  • 輔導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個案共計20人。
  • 特殊健康管理共計87人。
健康教育宣導
  • 醫護人員個別衛教諮詢。
  • 健康促進課程座談。
  • 海報張貼。
  • 宣導單張貼發放。
  • 公司網站提供下載。
職業病防治

對於有發生職業病之虞之高風險作業進行源頭管理,採行之措施有化學品分級管理、規劃採樣策略進行作業環境監測、進行人因危害調查等,並由特約職業醫學專科醫師臨場進行作業環境評估。另外對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之人員實施特殊健康檢查,依健檢結果進行分級管理,對高風險之員工安排醫師諮詢及個人衛教。依據「勞工健康保護規則」所提之特別危害健康之作業於員工受僱或變更作業時提供特殊作業體格檢查,健康管理室除進行個案管理外,並安排職業專科醫師給予一對一衛教諮詢及現場勘查評估工作性質、環境等, 並提供改善建議。化學品/粉塵危害管理,依化學品健康危害分類、散佈情形及使用量等,依風險程度予以分級,並依分級結果採行適當之工程管控或管理措施。

人因性危害預防管理,透過人因危害分析表,進行人因性危害評估列出改善優先順序;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之「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指引」執行工作過負荷預防管理,分析健檢結果、心力量表之評估、問卷與工時等分析,篩選異常人員進行預防工作過負荷管理,針對篩選為高度及中度風險個案安排於職業專科醫師駐廠進行評估、面談,亦鼓勵同仁參與健康促進活動;藉由相關衛教關懷,健康風險管理,期望能降低職業災害的發生。

112年持續推動職業病預防,推動重點有化學品/粉塵危害管理、職場不法侵害預防管理、作業環境監測、工作過負荷預防管理、人因性危害預防管理、女性勞工母性健康保護與呼吸防護計畫管理七大面向。

化學品/粉塵危害管理

依化學品健康危害分類、散佈情形及使用量等,依風險程度予以分級,並依分級結果採行適當之工程管控或管理措施。

職場不法侵害預防管理

預防職務遭受不法侵害,訂定管理規章、召開說明會、進行危害辨識、並進行工作場所配置評估確認及人員工作安排適切性檢討有關安全衛生事項。

作業環境監測

作業場所評估、擬定環測計劃書、環測實施與結果分析,112年度監測結果皆合格。

工作過負荷預防管理

分析健檢結果、心力量表之評估、問卷與工時等分析,篩選異常人員進行預防工作過負荷管理。

人因性危害預防管理

透過人因危害分析表,進行人因性危害評估列出改善優先順序。

女性勞工母性健康保護

女性員工從懷孕開始即由護理人員提供關懷,確認產前檢查是否落實,適時安排職業醫學專科醫師親自面談,提供健康指導,並於安全衛生處協助下實施作業場所與工作適性評估,對於產後哺乳期間,本公司有「集哺乳室」設置,可提供女性員工於孕哺期間能安心工作,持續哺餵母乳。112年度母性健康保護計畫共有3位母性健康保護個案,經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評估後,皆為一級管理,不需執行工作調整。

呼吸防護計畫管理

作業人員於有害環境作業時,根據工作場所的空氣污染物微粒、氣體、蒸氣、或其他危害物質,選擇不同型式的呼吸防護具,採取適當之呼吸防護措施,以維護員工健康,預防職業災害

新冠肺炎防疫計畫

因2020年起疫情嚴峻,為防範員工及承攬商在工作場所中不受新型冠狀病毒之感染,本公司積極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及規定,以防疫安全及保護員工健康為首要考量,擬訂「唐榮公司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計畫」,並成立「新冠肺炎防疫小組」,由總經理擔任召集人,管理副總經理為副召集人,以安衛處為秘書單位,不定期召開會議,並將決議事項作成紀錄,各部門各單位皆須依照防疫小組決定,採取必要防疫措施。

目前政府已將新冠肺炎調整為與流感併發症同級,防疫已回歸常態化,因此在112年5月解編防疫小組,但各項防治、整備及應變措施回歸常態仍持續進行,以隨時因應未知疫情。本公司室內場所及作業空間由同仁自主決定佩戴口罩,惟同仁有發燒或呼吸道感染症狀時,為保護同仁健康仍應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