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經營策略與目標

經營策略與目標

鑑於全球嚴峻多變的產經環境,包括市場需求長期疲弱、高通膨、高升息、地緣衝突持續等不確定因素干擾,加上國內、外碳中和永續轉型等要求趨嚴,是挑戰也是機會;經營團隊秉持務實態度,善用自身競爭優勢擬定營運計畫與策略。113年度公司將以穩定本業獲利為基礎,搭配土地資產活化效益,逐年增加營業外收益,以強化公司整體營運績效及確保財務安全;同時考量國內、外永續議題之發展趨勢,連結公司核心業務,逐年訂定及推動永續發展(ESG)具體方案。

掌握經濟情勢,強化及監控產銷存運作,提升本業營運績效

目標
  • 穩定年度毛利率並創造本業獲利為目標。
策略1
強化內外銷通路布建,維持穩定的產銷規劃與運作。
策略2
建立損益預估及產品利潤分析系統,藉由早期預判及規劃,並供制定即時營運決策之參考。
策略3
運用自行煉製及外購黑皮鋼捲雙模式之彈性優勢,以強化成本競爭力,提高產品獲利能力。
策略4
精實管理各項支出,有效降低固定成本,將產銷量維持在產銷規劃目標以上,並尋求非一般304鋼種拓展,以減輕閒置產能損失。
策略5
及早掌握國內外碳費、碳關稅徵收最新動態,確保本業經營影響減至最低。
策略6
拓展利基產品/差異化產品,滿足客製化產品品質要求。

群策領導,本公正公開透明原則,活化閒置資產,提升業外固定收益

目標
  • 降低閒置資產占比,增加年度租金收入,降低稅賦成本。
策略1
依不同區域之屬性,積極活化資產,提升業外固定收益。
策略2
研擬閒置土地資產利用,達成降低稅賦成本之目標。

強化財務監控及示警機制,控制財務風險

目標
  • 穩定財務體質維持財務安全,持續每月監控流動比率、負債比率、年度營業現金淨流入等指標。
策略1
列管重要比率,控制財務風險。
策略2
監管現金流量,降低資金風險。
策略3
密切關注利率、匯率走勢及預測,適時採取因應措施。

落實公司治理,強化企業永續經營價值

目標
  • 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推動節能減碳邁向淨零。
策略1
配合主管機關推動時程,落實「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6年)」。
策略2
逐步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依循「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和目標」四大面向建立風險架構,以鑑別氣候變遷對營運之潛在衝擊,進一步提出相對應策略。
策略3
持續落實溫室氣體排放量管理,遵循永續發展路徑展現永續決心。
策略4
持續改善職場環境及強化安全衛生管理,並致力拓展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管道及落實污染防制等環境保護工作。
總結

展望113年,整體市況雖有機會從谷底回升,但仍充滿變數,經營團隊積極面對挑戰,策略規劃仍將致力於內外銷通路布建,確保穩定的產銷量及產能利用率,以降低閒置產能損失,並強化庫存控管措施,以降低跌價風險,期望能強化公司本業競爭力。業外部分,則積極活化資產,逐步增加業外固定收益,以提升公司整體營運績效。此外,為落實企業永續經營,將持續透過嚴謹的治理架構,將ESG與經營策略相結合,從本業核心能力出發,使資源的使用效率充分發揮,同時搭配綠能建置,以強化公司永續競爭力。

再生能源裝置計劃

為配合政府綠能政策,並達節能減碳目的,本公司每年均會編列設備節能與更新之資本支出預算,並據以執行,此外,為推動再生能源之建置,本公司「太陽能電場建置計畫」,於110年12月29日經董事會審議通過,且於111年8月完成招標程序,實際投入金額為新台幣1億3,496萬元建置3000KW太陽能電場,並於112年7月建置且併網完成,至112年年底太陽能電場總計發電127.92萬度綠電,並自發自用以降低外購電力。此外,113年持續編列3億元預算建置第二階段5000KW太陽能發電場,以期2050年達到淨零排碳(或碳中和)之目標。

5000kw太能能第二階段建置規劃目前規範擬訂中,預計114年4月底前完成採購簽約6月開始施工,預計115年下旬完工 。依台灣電力公司公佈民國108年至民國112年高雄市平均每日光電容量因數3.224估算,第二階段5000kw太陽能電場預估1年可產出588萬3800度綠電並自發自用。